1
เฉียวเจิ้นอวี่ Qiao Zhenyu 乔振宇 / Re: บ้านตระกูลจิน 1
« กระทู้ล่าสุด โดย prattana เมื่อ วันนี้ เวลา 02:32:57 pm »恰同学少年,浩然带你领略战时青春
乔振宇剧评社 2018-08-19 投诉阅读数:53070
作者:言三白,图片源自网络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
《金粉世家》此剧,小时候看得是剧中的男俊女美,羡得是满地的金色浪漫。然而相遇多美,结局就有多悲,无论是翩翩公子金燕西,还是温婉恬静冷清秋,亦或是骄纵自负的白秀珠,剧中的人物都在一步步地走向悲剧。世间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脆,更何况是乱世呢?
可能电视剧侧重对爱情的描写,导致观众常常忘了那是个军阀混战、政局不稳、国不成国的年代。金家是那个时代的缩影,大家长金铨苦苦支撑着表面的繁华,养尊处优的少爷们哪里能知道这个时代内里弊病暗潜,已病入膏肓。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。少爷们的青春里只有醉生梦死的爱情和所谓自由,这个时代需要希望。而这个希望我在一个小人物——李浩然身上看到了。
浩然出场,干净纯粹,敢于直言。如初春,如朝日,如百卉之萌动,如利刃之新发于硎。新青年李浩然正如陈独秀先生所描绘的模样,眼中是纯粹的干净和清澈,但是又蓬勃着生机,燃烧着烈焰。李浩然刚出场,是在诗社。彼时金主金燕西刚吟诗完毕,四方叫好,只有他在掌声中不卑不亢、提出质疑。不畏强权,敢于发声,虽然只是生活小插曲,但已经预示着新青年正在向这个没落封建的社会大胆发声。
浩然离去,弃笔从戎,热血救国。列强割据、国家飘摇,新派诗人浩然带领青年游行过、请愿过,他发现一介书生的力量在乱世是如此微薄,“秀才遇到兵,有理也说不清。没有枪杆子,哪有我们的理想实现。”在洞悉南方局势后,他毅然决然地弃笔从戎、投身革命。他是金家六小姐的爱人,他本可以做安逸的金家六姑爷,同其他青年一样沉溺在无病呻吟的自我关怀里,最终一步步被动地走向命运。不,这不是青年应有的样子!鹏北海,凤朝阳。又携书剑路茫茫。明年此日青云去,却笑人间举子忙。身处乱世,纸醉金迷非我愿,真正的青年应该投身革命,自己的命运由自己书写,社会的命运由你们改写!
等到浩然回归,已然事业有成、贤妻在侧。一介书生在投身革命之后遇到的种种艰辛我们无从得知,但是结果我们看到了:这个青年,携妻衣锦而归。在金母欣慰感慨自己的女儿长大之后,润芝将目光转向浩然:“这都多亏了他”。此一句,我们便可窥见这对青年爱侣在乱世是如何相互扶持、彼此依靠去实现共同的理想。
李浩然曾经是个诗人,他在诗社有着简单的友情和爱情。他爱金润芝,有“一日不见如隔三秋”的思念,有小情侣之间的争执与撒娇。他引欧阳为知己,在欧阳低落的时候,总是及时将他拉出谷底。“作为一个人,总要勇敢一些。在机会没有失去的时候,人总要勇敢,努力啊!”理想中的青春正是如此,和一群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人在一起学习生活,指点江山激扬文字,一起为理想而奋斗,枉不负青春韶华!
此外要说一下浩然的爱情。李浩然与金润芝,他们的爱情没有小巷初遇、月光下的邂逅,也不用管葡萄藤上能否将百合嫁接,他们的爱情最是美好,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。“如果有更多的青年能像我们一样的选择,国家就一定能强盛起来。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,浩然心中装得是国家;“民众都不能决定自己的生死,我怎么可能还在研究室里研究生命现象”,清谈误国实干兴邦,润芝心中装得是民众。当信仰遇上爱情,必然是真正的志同道合。浩然的爱情坦坦荡荡,在诗社从不吝啬展现出对润芝的爱,诗社变成了甜蜜的“恋爱基地”;浩然的爱情彼此尊重,投身革命前他慎重地问润芝的选择。而在生死抉择面前,润芝果断而勇敢。“我是总理的女儿,这是生来的不是我选的,我更想选择平等、自由、博爱的生活。”就算迎着死亡前进,爱人并肩又有何惧?
曾有人说董洁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冷清秋,那乔振宇何尝不是在最好的时候遇到了李浩然呢?彼时,舞者乔振宇刚踏入演艺圈,青涩稚嫩,所依仗着的就是一股干劲,这不正如李浩然怀着一腔热血投身革命吗?有人说李浩然不过是个配配配角,需要去看吗?答案是需要。作为观众,让李浩然带你领略真正的战时青春;作为粉丝,让你感受政委这十五年来演技的飞跃,何况当时演技虽仍显稚嫩,但是细节处仍可品味,尤其是乔振宇最出彩的——(眼)神技。
最后,作为粉丝想对乔振宇先生说一句已经烂熟于心的表白:我愿为乔木,与君共风雨。乔木是你我,风雨在外头。
https://weibo.com/ttarticle/p/show?id=2309404274842043044906
乔振宇剧评社 2018-08-19 投诉阅读数:53070
作者:言三白,图片源自网络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
《金粉世家》此剧,小时候看得是剧中的男俊女美,羡得是满地的金色浪漫。然而相遇多美,结局就有多悲,无论是翩翩公子金燕西,还是温婉恬静冷清秋,亦或是骄纵自负的白秀珠,剧中的人物都在一步步地走向悲剧。世间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脆,更何况是乱世呢?
可能电视剧侧重对爱情的描写,导致观众常常忘了那是个军阀混战、政局不稳、国不成国的年代。金家是那个时代的缩影,大家长金铨苦苦支撑着表面的繁华,养尊处优的少爷们哪里能知道这个时代内里弊病暗潜,已病入膏肓。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。少爷们的青春里只有醉生梦死的爱情和所谓自由,这个时代需要希望。而这个希望我在一个小人物——李浩然身上看到了。
浩然出场,干净纯粹,敢于直言。如初春,如朝日,如百卉之萌动,如利刃之新发于硎。新青年李浩然正如陈独秀先生所描绘的模样,眼中是纯粹的干净和清澈,但是又蓬勃着生机,燃烧着烈焰。李浩然刚出场,是在诗社。彼时金主金燕西刚吟诗完毕,四方叫好,只有他在掌声中不卑不亢、提出质疑。不畏强权,敢于发声,虽然只是生活小插曲,但已经预示着新青年正在向这个没落封建的社会大胆发声。
浩然离去,弃笔从戎,热血救国。列强割据、国家飘摇,新派诗人浩然带领青年游行过、请愿过,他发现一介书生的力量在乱世是如此微薄,“秀才遇到兵,有理也说不清。没有枪杆子,哪有我们的理想实现。”在洞悉南方局势后,他毅然决然地弃笔从戎、投身革命。他是金家六小姐的爱人,他本可以做安逸的金家六姑爷,同其他青年一样沉溺在无病呻吟的自我关怀里,最终一步步被动地走向命运。不,这不是青年应有的样子!鹏北海,凤朝阳。又携书剑路茫茫。明年此日青云去,却笑人间举子忙。身处乱世,纸醉金迷非我愿,真正的青年应该投身革命,自己的命运由自己书写,社会的命运由你们改写!
等到浩然回归,已然事业有成、贤妻在侧。一介书生在投身革命之后遇到的种种艰辛我们无从得知,但是结果我们看到了:这个青年,携妻衣锦而归。在金母欣慰感慨自己的女儿长大之后,润芝将目光转向浩然:“这都多亏了他”。此一句,我们便可窥见这对青年爱侣在乱世是如何相互扶持、彼此依靠去实现共同的理想。
李浩然曾经是个诗人,他在诗社有着简单的友情和爱情。他爱金润芝,有“一日不见如隔三秋”的思念,有小情侣之间的争执与撒娇。他引欧阳为知己,在欧阳低落的时候,总是及时将他拉出谷底。“作为一个人,总要勇敢一些。在机会没有失去的时候,人总要勇敢,努力啊!”理想中的青春正是如此,和一群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人在一起学习生活,指点江山激扬文字,一起为理想而奋斗,枉不负青春韶华!
此外要说一下浩然的爱情。李浩然与金润芝,他们的爱情没有小巷初遇、月光下的邂逅,也不用管葡萄藤上能否将百合嫁接,他们的爱情最是美好,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。“如果有更多的青年能像我们一样的选择,国家就一定能强盛起来。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,浩然心中装得是国家;“民众都不能决定自己的生死,我怎么可能还在研究室里研究生命现象”,清谈误国实干兴邦,润芝心中装得是民众。当信仰遇上爱情,必然是真正的志同道合。浩然的爱情坦坦荡荡,在诗社从不吝啬展现出对润芝的爱,诗社变成了甜蜜的“恋爱基地”;浩然的爱情彼此尊重,投身革命前他慎重地问润芝的选择。而在生死抉择面前,润芝果断而勇敢。“我是总理的女儿,这是生来的不是我选的,我更想选择平等、自由、博爱的生活。”就算迎着死亡前进,爱人并肩又有何惧?
曾有人说董洁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冷清秋,那乔振宇何尝不是在最好的时候遇到了李浩然呢?彼时,舞者乔振宇刚踏入演艺圈,青涩稚嫩,所依仗着的就是一股干劲,这不正如李浩然怀着一腔热血投身革命吗?有人说李浩然不过是个配配配角,需要去看吗?答案是需要。作为观众,让李浩然带你领略真正的战时青春;作为粉丝,让你感受政委这十五年来演技的飞跃,何况当时演技虽仍显稚嫩,但是细节处仍可品味,尤其是乔振宇最出彩的——(眼)神技。
最后,作为粉丝想对乔振宇先生说一句已经烂熟于心的表白:我愿为乔木,与君共风雨。乔木是你我,风雨在外头。
https://weibo.com/ttarticle/p/show?id=2309404274842043044906

กระทู้เมื่อเร็วๆ นี้